正在加载...

班事日记-忙碌的一天(20101019)

在这个不晒不雨、带着点微风的日子里,一切都在正常地进行着。

上午第一节课是数学。尹老师一开口说话就把人吓了一跳--声音有点沙哑,声调比以往上课低了,还不时会停下来咳嗽。这应该是这几年尹老师头次出问题吧。教室里的气氛像前几天的数学课一样,大家平静了不少。看来可以去团购点西瓜霜之类的了。

说到考试,我先插叙一下历史早读的情况(忘了写......)。由于试卷没印,历史的选择60 (题)今天就不播出了。不过来到上午第二节,艾老师让我们复习了一会儿,就开始政治小测了。交卷之后,@phy 感到轻松、不安,最后我还是把这事忘了一小会儿。

第三节是李老师把镇。语文课的节奏向来比较慢,不过近期李老师总会在语文课的细处加点幽默,比如大家读课文(还是男女轮流读),李老师读出来的人物语言就有点味道了(比如菲利普夫妇的话)。英语课,七八班的同学各说了一次"middle exam"(期中考),老师晕倒(好像全品里的一道题也公然写着这个错词),不过余老师很快发现了新玩具--毅楠的"小熊",后果就略了。

下午的物理课,昨天的考试试卷被发了下来,就当着是收集错题吧。王老师说,这次七班有进步,但九班怎么样,没有介绍。

化学课前,胡老师"故伎重施"。"准备好了没?""没有--""开始默写。"今天学完化学式,胡老师说明天听写反应化学式,接着折腾。

历史课上,焕宇问了老师一个问题,结果陈老师似乎没听到,接着讲正题。几秒钟后,焕宇无奈地被大家笑了。

自习课,大家做着下课交的化学试卷,一边也听着胡老师在八班讲题。下午六点左右,一楼的某实验室灯火通明,不少来自七班的同学到此不见不散--补考刚才的化学默写。最后,大家陆续地各回各家了。

今晚有六科作业,算是正常水平(当然是初三期间)。明天我们7-12班初三以来的第一次体锻就要来了,值得期待。

PS:此文能写得这么多,是因为这篇是 @phy 写的班级日志。唉。

日期: 2010-10-22 分类 点滴 评论 2

班级邮件转发站 - 把班级邮件拉近点

这个服务的名字比较模糊,需要先介绍介绍。

众所周知,我们班有个班级邮箱,余老师偶尔会发几个文件上去。每次大家想下载的时候总得去登录,对 @phy 这样的懒人而言算是十分麻烦的。

这个转发站的任务很简单,你只要登记之后,以后 js2011307@163.com 里面只要有新邮件,这转发站就会把邮件转发到你的邮箱里去。

举个例子来说,只要你登记了自己的 QQ 邮箱,以后只要老师在邮箱里新发了什么东西,你登录 QQ 后就会马上看到邮件提醒。这样,你就可以直接在你的 QQ 邮箱里下载附件了。当然了,你也可以登记你自己的其它邮箱。

由此可见,班级邮件转发站是个懒人工具。

如何登记使用?

要登记加入,请发送任意内容的邮件到 our7classmail+subscribe@googlegroups.com ,并根据回复中的提示进行操作(如回复邮件)即可。

要退订邮件,请发送任意内容的邮件到 our7classmail+unsubscribe@googlegroups.com ,并根据回复的邮件中的提示进行操作即可。

这个服务是利用 Google 网上论坛服务创建的,目前如果用正常途径访问(千万不要点,要不后面那个网址会暂时不能访问的),在中国是不行的,需要换一下 Google 的域名就正常了(这个可以不管)。

如果你有兴趣,可以直接访问此论坛的网址 http://groups.google.ca/group/our7classmail?hl=zh-CN 看看老师的通知。不过,在线加入是要 Google 账户的,我想大家十有八九没有,就用上面介绍的邮件加入方法就行了。

这东西怎样工作?

呵呵,其实我 @phy 在老师那个邮箱里设了一个转发,大家不要乱搞哈,毕竟我是为了服务各位嘛。

FAQ 和前景

Q1:胡老师的那个化学邮箱会不会转发?

A1:不会,因为胡老师用的是邮箱的网络硬盘,我还想不出自动转发的办法。

如果您还发现有什么问题,请在本页面下面评论告诉我就行了。

前景嘛,大家想不想用这东西聊天?应该不想吧。那我就没什么想法了。

日期: 2010-10-13 分类评论 0

调查:初三一个月,学习状态如何

又是调查。我 @phy 有点词穷了。

最后说一句,上次的暑假调查统计好了,报告还没写完,只能慢慢来了。

日期: 2010-10-02 分类 点滴 评论 2

七班周刊 - 20100930

上周过得很快,台风放假一天,中秋放假一天,周末放假一天,也算是放了个中秋小长假。上周的事情我就略了,上几张上星期拍的照片,算是给大家点补偿。

IMG_0023

上图(下同)有流动红旗,不过最近分扣了太多,下星期就要流动了。好像七班的流动红旗都不大长久。

还有那块小黑板,还是焕宇童鞋受余老师委托去二楼电工处多次要求来的。端祺也上榜了。

IMG_0024

上周六扫地是文杰和林超负责的,哎呀,下午没人之后教室里真是一片狼藉啊。今天下午余老师举了个例子,原来学校要求打扫卫生的时候要摆椅子的。看来这一块大家可是要自觉,要不这样实在也太不好看了。

IMG_0025

芸芸同学桌下的废纸。上上周扫地的时候杨皓找我说地上有堆纸,不是他扔的,于是两人还争了一阵。这星期似乎有所改观了,还是立此存照吧。

IMG_0026

最后这东西,是朱琳组的文化宣传物。上周六朱琳组有同学背上被贴了东西,大概就是这张吧。

The end. 最后提醒,这是上周的事情。如果涉及到需要删照片之类的事情,请速与 @phy 联系,上周结束。

日期: 2010-09-30 分类 点滴 评论 0

独家:“花妈”面对吓人事件

大家都知道,李老师(又称花妈)的性格十分随和。余老师的多次模仿秀更是使这个形象更加稳固了。我还是说说我碰上的这事吧。

上周六晚上,我和我妈在东方花园步行道上碰到了走路回家的李老师。双方进行了交谈(提到了上上周我被批评的情况,具体就不说了)。

说着说着,突然有个奇怪的声音从西边传来--有辆车冲上了步行道,撞了三辆停着的车,在距离我们大概3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,发动机还轰轰地响着。

当时李老师处在背面,她转过去的时候车已经停在那地方了。我大概记得老师的表情没多大变化,但十分及时地问了句"发生什么事了"。和我妈再讨论了这辆车的情况之后,老师说:**"啊,好恐怖,我先走了。"**于是就先离开这是非之地了。

由此,余老师说的有点太夸张了,不过李老师的确有点像小孩子。

本文中引用的话是大概意思。这篇比较无聊,不看也罢。

日期: 2010-09-22 分类 点滴 评论 0

七班周刊 - 20100920

上星期开始,随着换位,第二轮考试开始了,难熬的日子又来了。

物理考试:难中加难

这次物理考试由原来的周老师监考,在一阵掌声之后,试卷被发了下来。

星期三,不少七班的同学来到四楼,欲找物理老师问分数。不少同学说,老师对九班的同学很热情,而对七班的同学一声不吭,看样子下午是没好日子过了。

下午第二节,老师首先说了"最后一次"道理,说我们班还是很闹,再这样下去后果很严重。接着说考试,我们班最高108分(林立),90分层的比较多。拿起试卷,@phy 发现错的尽是些乱七八糟的题,让人实在过意不去。

老师说写的反思的长度与接下来想要表现好的决心大小成正比。最终,我写了20个字。

历史测验:测出来的问题

周二的早读历史测验是纯选择题。不到一个上午,答题卡就读完了。

历史老师陈老师说,虽然说这次我们班的成绩还不会太差,但老师不满意,七班还有潜力没发挥,上课的状况不大好,还得加紧。

老师的一个说法很有趣,说上一届的某个班的学生把历史书当成故事书看,有空就拿出来复习预习。这种各科都在加力的关键时刻,挤时间看来是必须的了。

政治测验:等待和补考

周四,政治小测验又来了,测的是第三框。政治的测验的批改速度通常很慢,看来得这个星期才能出来了。

我还依稀记得老师发第一框(第一次)的测验结果的时候说,这次考得不大好,大家要好好复习,看看第二框测验的时候情况会不会好点,如果还不行就等第三框,再不行老师就要晕了。

于是,第二框的情况似乎好了一些。

化学考试:似乎一塌糊涂

星期五,七班的化学考试之前,部分同学去八班打听考试情况,听来了某道选择题的答案,于是广为传播,想忘掉答案都有点难。

考试之后,大家在校对答案的时候,发现光计算题的答案做的都不大一样。这样来看,化学不大妙啊。

据说星期六一天胡老师才改了试卷的一面,速度也是不快。不知道明天的化学课,会不会来一阵语重心长的谈话。

英语考试:简单背后的未知数

星期六的英语考试,题目比较简单,连作文都不用写(@phy:我看看作文题目都被老师揪出来,不过那个题目实在不大好写)。

简单的话,有人欢喜有人忧。未知数明天就能解开吧。

分割线一条

初三考试很多,这个是要适应的。当然了,考试的成绩也不能一直这个样子,还是积极向上一点,得有点"斗志"。

六班已经挂上毛主席画像了,我们也得有点这种冲劲吧。

最近网站有一些功能性问题,会慢慢修复的。文章也应该会有,要不初三就这样过去的话我也不忍心啊。

日期: 2010-09-20 分类 点滴 评论 0

七班周刊 - 20100918

不知不觉,又是一周过去了。上个星期开始初三的压力开始体现出来,下课时分,教室里的同学都在写作业的景象越来越平常。而老师们的教诲也让人很有压力。

从初三开始,我们在一七的重点将放在七班周刊上,班事日记只好拿来作穿插,实在没时间写。本周说的就是上星期老师们的话。

余老师:文科很重要

上周一的班会课,余老师还想着说要骂七班一顿,不过那节班会课上,老师的语气实在不够激昂。

余老师总是在说,七班太骄傲了。比如文科的背诵,不知班里的哪位同学说,文科考试前背一背就解决问题了,被余老师听到,就用作例子了。

其实话说回来,我认为不会有多少人的心里会明显地出现这条观点。对我而言,更通常的情况是,平时没时间复习,一到考试前夕,作业少了,背诵的时间就腾出来了。

但是,七班在文科上的问题在平时实在很严重,小测验几次就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补考的同学。还是从"我"做起,好好学文科吧。

物理:七班很危险

不少同学对上学期的陈老师意见很大,初三,物理老师果然换了。

这位老师上了一个星期的课之后,终于忍不住了。上周二,老师在上课前说,在我们七班上课比在九班辛苦,讲的内容也少,全是因为七班的纪律问题(上课说话)。

老师还说,七班的作业啊什么的问题很大。她拿去年毕业班做例子,有个班初三开始排名很高,到最后也掉了下来,就是因为太骄傲了。

老师强调,"七班总是以为自己很了不起","老是闹",但"没有谁了不起",再这样下去七班会死得很惨的。

上周五刚好没有物理课,于是我们的物理老师没有接受到教师节的吓人的问候(当然是指七班的)。于是星期六下午的那节物理课的开头,老师说:"昨天七班没有一个到我办公室问教师节快乐的......也许是我对你们不好吧。"七班危险,也不至于如此吧。

其实老师属于那种十分正经的,在我们有几位不大"正经"的老师的情况下显得十分突兀:上课要绝对安静,精神要绝对集中,作业要绝对认真。于是,认真之下,就有点像六班的班主任了。

其他老师的话我实在是回想不起来了,那就 let go 吧。事到如今,只得努力前行了。

PS:这篇还是补上一周的,这星期的明天再说。

日期: 2010-09-18 分类 点滴 评论 2

“质量”和“重量”的区别

初三的物理,我们最先接触到的就是"质量"。在之前我们说的是"重量",老师说,它们俩有区别。光想的话,实在得不出两者之别,那还是看看资料吧。

重量是物体受万有引力作用后力的度量,重量和质量不同,单位是牛顿。

在地球引力下,质量为1千克的物质产生的重量为9.8牛顿。

质量与重量换算公式:W = mg。其中W为重量,m为质量,g为自由落体加速度,于地球表面约为9.8m/s²,其值较重力加速度少0.034m/s²。

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俗称质量为重量,但仍使用质量的单位︰克、千克或磅。

(via 维基百科 ' 百度百科相关词条

在物理上,质量通常指物质以下的三个在实验上证明等价的属性之一:惯性质量,主动引力质量和被动引力质量。在日常生活中,质量常常被用来表示重量,但是在科学上,这两个词表示物质不同的属性。

一个物体的重量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关,然而它的质量却不然。例如,一个50kg重的物体在地球表面的重量是491N,同样的物体在月球表面只有81.5N。

(via 维基百科 ' 百度百科相关词条

总结几点,如下:

  • 质量等同于我们之前在生活中的"重量";
  • 在物理中,"重量"与重力是离不开的,它就是物体受万有引力等(比如牛顿的苹果掉下来靠的力)那么一拉所产生的力的大小,单位是牛顿;
  • 事实上,重量和质量是可以换算的,关系还是挺不错的。

PS:查了一下课本,重量就是重力的大小的量,有兴趣可以预习物理课本P54起的内容。看来我多虑了,马上就要学到了。

日期: 2010-09-17 分类 学习 评论 0

班事日记-换位快评(20100913)

今天下午的班会课,传说中的换位置方案开始公布了。虽然说有些恐怖的传言到最后还是没有成真,但是很明显,原来余老师说位置是小调的,后来也变成大调了。

余老师说了,各科任老师反映我们七班说小话的实在太多,于是只好调得乱七八糟的。

这次调位,两位"重点"同学被调到了最后面,而毅楠由于谢飞同学的挽留而回到了前面的普通座位。于是,部分同学的喝彩声超过了半分钟。

有的组根本没调位,比如说 @phy 我所在的那组,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初二上学期的第2小组换得那是乱七八糟的。限于时间关系,我就暂时拿第二组说说吧。

在班会课最后,全体同学演练新座位,余老师准备细调。此时第2小组的佶津同学提出自己太高了,结果经过一阵多米诺骨牌效应之后,原组长(应该是吧?)蔡欣童鞋生气了,不知道怎么坐才好。

班里的大多数同学就这样乱成了一堆。换位换位,换得好是个难题,通常也只能靠适应了。一个小组也只能靠慢慢融合了。要是像化学里的某种物质实在不溶于水的话,再换就是了,实验实验就知道了。

当然,也许你会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。初三了,再内讧的话也不能怎么样了吧,毕竟还是学习为重。

还是拿第2小组举例子,书远在那个位置实在让人有点出乎意料。至今,书远还是会转过头去对后面说话。接下来的时间里,两个群体能不能混成一个,这也是让人期待的一个问题。

时间不多,没时间校对,可能思路不清,请谅解。

日期: 2010-09-13 分类 点滴 评论 0

教师节里的高一们

我们在一七金实报道。更多文字内容明天继续补上。

日期: 2010-09-11 分类 点滴 评论 0